政府集采政策是“保基本”,医院渠道内国产药品大概会占到70%到80%,满足患者基本需求,而对于有更高端需求的患者,则往往选择零售市场。
2月3日,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,并产生拟中选结果。本次集中采购共158个中选产品,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%,最高降幅达到96%。第四批药品集采涉及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消化道疾病、精神类疾病、恶性肿瘤等多种治疗领域,初步测算,预计1年节约药费124亿元。据了解,全国患者预计将于2021年5月用上此次集采降价后的药品。
从现场情况和公布的结果看,降价依旧是最受关注的话题,国产药品降价幅度依旧很大,跨国药企在此次表现中依旧是谨慎,部分企业依旧弃标。而且各企业报价策略也越来越成熟,如那格列奈片/120mg/12片规格,诺华这次报价每片1.18元,卡在最高有效申报价上1厘钱,而在第三次国家集采中,很多跨国药企报价直接报出多倍于最高有效申报价。
对于价格问题,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付钢向记者表示,所有集采产品将来肯定都会回归性价比,同时需求也是分化的。政府集采政策是“保基本”,医院渠道内国产药品大概会占到70%到80%,满足患者基本需求,而对于有更高端需求的患者,则往往选择零售市场。
与此同时,包括益普生等多家跨国药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目前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,已经出现了包括百洋医药等在内的第三方专业化的商业平台,对企业集采外市场开拓是非常有效的平台,也可以有效节约企业营销成本。
与此同时,需要注意的是,从需求侧看,带量采购、大量专利药物到期、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将进一步推动原料药需求增加。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,在国家集采制度化常态化趋势下,原料药行业、商业化模式都已经在变革中,而且从目前国家出台的包括原料药反垄断等一系列政策看,通过形成组合拳的模式为集采更好地发展铺路。
节约124亿元
2月3日晚间,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。本轮集采共纳入45个品种80个品规,共涉及21家外资企业和105家国内企业,当晚,华东医药、京新药业、东阳光、美诺华、普利制药等企业披露了相关产品参加此次集中采购并拟中选的信息。
与此前几批集采相比,第四批集采重点聚焦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、采购金额高的药品。此次集采纳入的45个品种80个品规中,注射剂品种8个,滴眼剂3个,其余均为口服制剂。米内网数据显示,45个通用名药品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550亿元,涉及最高采购规模超过250亿元,有9大品种采购额超10亿元。
降价仍是主旋律,一批常用药品、抗癌药品费用将明显降低。
如胃溃疡治疗药物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(20毫克/片)集采后每片价格从9元下降到3元,整个疗程可节约费用约240元。抗癌药索拉非尼单片价格从95元下降到30元,按每天2片的服用量计算,每个月可为患者节约药费3900元。
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药硼替佐米注射剂单支价格从1500元降至600元,整个疗程可节约费用约3.6万元。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氨磺必利由原研药企业赛诺菲公司中选,单片价格由12元降至1.6元,患者每个月可节约费用约912元。
从公布的结果看,市场重点关注的注射剂也是竞争激烈,共有8个注射剂纳入名单。从各个药品的采购规模看,9个采购规模超10亿元的产品中,就包括帕瑞昔布注射剂、氨溴索注射剂、多索茶碱注射剂、泮托拉唑注射剂等注射剂产品。
在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上,与前三批集采近似,本轮平均降幅也接近52%,最高降幅则达96%。初步测算,预计1年节约药费124亿元。
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此前指出,前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涉及112个品种,中选产品的平均降幅达到了54%,截至2020年,实际采购量已经达到协议采购量的2.4倍,节约费用总体上超过了1000亿元,有效降低了患者负担。同时,地方按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基本规则,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,省级集采累计达到259个品种,每年可节约费用达到240亿元。
对此,付钢指出,政府集采政策是“保基本”,企业以价换量,但所有集采产品将来肯定都会回归性价比,同时需求也是分化的。
格局谋变
跨国药企在国家集采中的表现也一直倍受关注。
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在第三批国家集采中,招标时采取了“简单粗暴”的直接报出远远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的价格者主动出局,而此次跨国药企的报价相对来说较为“温和”,很多企业是踩着“线”报价。如那格列奈片/120mg/12片规格,诺华这次报价每片1.18元,卡在最高有效申报价上1厘钱。
付钢指出,因为要维持全球价格体系,很多跨国药企无法大幅降价。
不过,实际上,在集采开始之前,已经有跨国药企对旗下品种主动降价。1月18日,两次医保谈判都以失败告终的辉瑞抗癌新药“爱博新”,就主动宣布降价,将月治疗费用从29799元降至13667元,降价幅度为54%。
除了主动降价外,跨国药企也更多地寻求院外市场。付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,很多跨国药企过期的专利药,在实践中多数属于长期重复使用的产品,在患者中仍会有长尾效应,需求仍然在,为此,部分患者仍会坚持购买医院价格较高的原研药。
不过付钢也指出,在此背景下跨国药企要将人群进一步扩大也有一定的困难,因为在医院里新加入的首诊患者往往都会先用处方国产药,虽然也会有人群再到药店转向原研品牌,但不会有像以前那么快的增速。
“这种原研的非专利处方药,从医院渠道转向零售渠道,从数量上肯定会有所下降,价格也相对平稳,但是它营销费用也会降低,所以它会有合理的利润,不需要配备相应的营销团队,可以节约资金和资源聚焦在新上市的专利药,基本上这是所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策略,其实在其他国家他们也都是这样的策略。”付钢指出。
据了解,此前纳入集采的拜唐平价格大幅降低,但因为产能不够,很多医院出现断货现象,但在很多零售市场依旧有销售。付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,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,大多数跨国药企已经形成了共识,即已经形成规模的原研品牌药,在集采过程中就放弃原有院内渠道而主攻零售市场。在零售市场上,价格依然维持品牌的价格,还可以回收利润,然后把医院推广平台解散,再把力量投入到创新药的市场。
包括付钢在内的专业人士都认为,上述情况会越来越多,会出现专业化的商业平台,这些平台可以有效节约企业营销成本。
付钢指出,从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看,绝大部分上市药企营销费用率都在45%~50%以上。以往药品毛利高,有些单个产品也有两三千人的营销团队,但在当下集采、医保控费等医药背景下,这种模式不可持续,与此同时,医药行业也出现了专业化分工,比如专业的临床外包平台和商业化平台第三方平台。
集采政策实施以来,包括武田制药、安斯泰来、益普生等多家跨国药企都与百洋医药集团深度合作,布局院外市场处方药的零售工作。益普生中国总经理陈家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当下,跨国药企需要改变思路,积极寻找更多业务拓展的路径。
编辑:齐少恒
相关热词搜索: